电子病历水平是反映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近几年随着医院对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智慧医院评级工作的认知度加深,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建设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医院业务高质量发展成为越来越多医院管理者的共识。
此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继制定了二级、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在已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二级、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中指出,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电子病历水平分级评价平均级别为2.8级,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平均等级为1.49级,距离2020年全国三级医院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二级医院达到3级以上的要求还有差距。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日趋重视,中医医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强化中医属性,坚持走数字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医医院的电子病历评级工作不应只是完成任务式的被动应付,而应当成为推动医院中医业务发展的加速器。
在影响医院电子病历评级的一系列条件中,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中医医院而言,市面上大量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都是根据西医应用的场景进行设计开发,鉴于中西医在思维模式、诊疗方法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西医CDSS根本无法满足中医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更无法为中医医疗质量的提升提供助益。
大经中医长期深耕中医信息化、智能化行业细分领域,运用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大经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中医CDSS),不但可以支持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建设高水平电子病历系统,更能辅助临床医生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加强医院中医特色建设、提升中医人才培养效率。
(1)内涵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库
大经中医知识库融合海量的权威中医药知识(教材、指南、文献等)和名老中医优势病种诊疗经验,构建起包含名医医案、中药方剂、经典古籍、中药、中成药、经络穴位、中医病证、针灸处方、脉学、舌象等内容的规范化、结构化中医药知识库,面向中医药工作者提供专业权威的知识服务,可有效推动临床路径知识共享与信息集成。
(2)为临床医生提供高水平的中医诊疗决策支持
依托高水平的中医药知识库,通过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基于名老中医经验和教材、指南经验的中医智能辅助诊疗应用,模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适时、全面、准确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智能辅助问诊、智能辨证开方、合理用药提醒等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推荐中医药治疗方案。医生更可在长期的使用中持续学习和借鉴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中医思维能力。
(3)大幅提升中医电子病历书写质量
系统可适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发布的《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5657-2021)标准,进行症状/体征等数据的智能化采集,支持电子病历结构化、智能化书写。
(4)中医药合理用药指导和用药监测
系统从中药的毒性、配伍、禁忌、用量用法等方面对处方用药进行监测,辅助医生合理用药。
(5)为医疗管理和临床科研提供数据挖掘支撑
系统采集的临床诊疗数据可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和算法(包括关联、聚类、社团分析等),挖掘年龄、性别、疾病、证型、方剂、中药、剂量等的内在关系,为临证研究提供数据分析服务。临床医生可以基于灵活、便利的数据挖掘工具,探索验证中医药疗法与疾病转归之间的关联规律,更好、更快地产出科研成果。
目前,大经中医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全国20多个省市40多家三级医院,助力医院中医药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经中医服务的众多客户已借助大经中医临床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成功通过电子病历评级,如浙江省中医院、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等均已成功通过电子病历的5级评审。
随着对中医药数字化转型的日趋深入,无论是从政策要求的角度,还是从中医业务需求的角度、提升医院中医药发展质量的角度,建设有中医特色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都是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大经中医也将以专业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为全国各级中医医疗机构的相关工作提供助益。